新冠疫情之前,无人零售曾是国内的创投圈的明星赛道。
2016年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后,许多勇于创新的零售企业纷纷加入了线上线下融合的风潮,这一概念的兴起同时,无人零售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整个行业迅速成为投资风口,也涌现出了每日优鲜便利购、果小美、猩便利、缤果盒子等一批明星创业企业。
而巨头们也没有闲着,阿里巴巴关注技术赋能,让实体零售企业的运营在技术的赋能下,帮助完成成本和效率的优化。腾讯也提出“八个战术”,用于提升在店铺选址、营销触达、人脸识别、动线分析、电子价签、成本降低、自重感应,自助收银等方面的体验。京东直接亲自下场,在全国开了40多家京东X无人超市,据称到去年底雄安店的日均营业额已经突破了3万元。
而随着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无接触”成为很多消费者购物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之一,从而产生很多新的永久性的消费行为改变,无人零售有了新的突破契机。
元气森林、711等新线品牌主打数据决策、会员营销等线上线下综合经营的策略,这对老牌快消、零售形了强大的心理震撼,形成了非常大的同侪压力,使得线下流量的争夺暗流涌动。无人售卖是集线下售卖加流量获取一体的方案,其中的自动售卖机路线,凭借方案落地成本低、软硬件技术方案成熟稳定、部署快速等优势并得以迅速扩张。新的经营方案已脱胎换股,新技术方案有数据智能的加持,让原本无解的针对于不同场景下的消费者需求的精细化运营成为可能。
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有着几十年历史的自动售货机,逐渐成为很多品牌拉近与消费者距离的利器。只不过,售卖的产品已经从普通瓶装饮料变成鲜榨果汁、咖啡、冰激凌以及口罩、鲜花、水果等产品,也有品牌尝试用自动售货机销售自家的潮玩娃娃、手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管所售产品如何更替,自动售货机仍然是目前无人零售最主要的表达形式之一。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无人零售行业自2017年“起飞”后市场规模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自助售货机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85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300亿元。
另据测算,到2022年我国自动售货机数量将达到107万台,但这一数字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距离。仅考虑自动售货机拥有量的话,日本平均每25人就有1台,美国为每40人1台,欧洲则是每50到120人1台,而中国目前约2000-3000人才拥有1台(仅考虑城镇人口)。由此可见,自动售货机在中国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同时,大量快消品制造商如农夫山泉、中国旺旺、娃哈哈等也开始强势进入自动售货机市场抢占份额,这些大品牌采取自研或合作的形式,通过自动终端将销售触手触达到更多消费者,进而提升市占率和销售额。
与此同时,更多问题也浮出水面。比如需要多少人补货?什么时候该补货?补哪一款货?怎么才能高效、低成本完成补货?几乎这个行业所有参与者都知道自动售货机要放在人流量大、复购率高的点位,这样能提高售销量和收入。但问题就来了,哪个点位的流量最大、哪款商品的复购最多?也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售货机的运营需要精细化、智能化,但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合理分配各种商品的配额,以实现降本增效?
这需要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从人、货、场三个角度来解决上述问题。
在“人”方面,一是看“流量”,售货机优质点位的选择与传统零售店铺的选择不同,场景更加多样化与垂直化,需要一套完整的数据模型和决策思路。
二是要看“人群”,针对目标人群的需求场景,售卖合适的商品,另外要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开展营销活动,形成私域流量,打造品牌粘性。
从“货”的角度来看,选品非常重要。每台自动售货机的展示区域都有限,那么摆哪些商品、摆在哪个位置都有讲究,以往这些都需要经营者一步步摸索。但是现如今有很多工具可以给我们做参考,高科技企业京品高科就研发出一套独特的AIoT云平台,借助运维系统的大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及时调整售卖产品及补换货,实现全链路一站式库存管理与维护,有效的加快了货品周转,帮助增加坪效。
最后在消费场景端,除了医院(主要是自动口罩机或售药机)这种刚需场景外,自动售货机出现的场景多为零售类消费场景,所以引导消费者决策是重中之重。如泡泡玛特就会在自己的售货机旁边摆一个近一人高的巨型玩偶、而百事可乐则直接用灯箱广告宣传,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
更重要的是,现阶段我国仍有很多自动售货机是以“单点”的状态零散存在的,他们的数据并不互通,甚至同一家自动售货机运营公司的不同机型间数据也不互通,这就给运营和管理增加了难度。未来,对自动售货机的联网改造、智能化改造将成为主旋律,通过从“点”到“面”的进化,运营效率将得以提升,在业务模式上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资本星球Planet”(ID:zibenxingqiu),作者: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