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的消息从各个房企传出来。
9月9日,恒大财富传出爆雷第一天,一位在职员工告诉燃财经,公司已经下达通知,9月只发一半工资,“因为要裁员了,直接裁员要赔偿,就用这种方式逼人走。”
同样,因一则《关于企业出现重大风险和危机并请求帮扶救援的报告》而受到关注的河南地产“一哥”建业地产也风声鹤唳。有员工在小红书分享表示:“公司裁员的消息风声很紧,听说要走30%的人。留下来的人也不好过,要多干活、多加班。”
地产何以从曾经的香饽饽,变得如今这般“作鸟兽散”?
行业趋紧是最严峻的事实。在市场方面,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8月份,29个重点城市新增供应面积2366万平米,环比上升10%,但成交面积约2134万平米,环比下降10%。“现在新房供应增加而成交并没有相应放大,可见购房意愿和购房能力的问题。”
在企业生存方面,资金链牢牢被拿地资金总额不得超过销售总额的40%,以及“三道红线”约束。此前一位房企人士曾向燃财经直言,“钱从哪里来,是现在最重要的问题。”
压力堆叠之下,充斥着造富神话,习惯了高杠杠、高周转的房地产行业频频撞车,不少房企发出危险的讯号,更不乏头部房企走到危险的边缘。其中以恒大尤为引人注目。经历了向广东省政府报告负债求援、商票延期兑付等等传言,近期传出的恒大财富爆雷再一次将恒大的困窘暴露在众人面前。
华夏幸福、泰禾危机也仍在延续。资料显示,截至9月4日,华夏幸福系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本息合计878.99亿元;截至7月30日,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436.93亿元。
而为了求生,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已难,“节流”成了首选。裁员也成了必走的一步棋。在房企内部,裁员不叫裁员,而是“优化”。根据燃财经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传出裁员或优化消息的房企已有十多家,包括恒大、绿地、泰禾、金科、合景泰富、雅居乐、宝能等。
员工的“优化”在各房企中报中也有显露。2021年房企中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万科在册员工数量为10.58万人,相比去年同期的13.35万人减少了20.7%;富力共有员工约3.58万人,去年同期为3.92万人,而2019年末还有6.23万人;债务爆雷的泰禾,2020年末员工数量只剩下6096人,同比减少31.5%。
此外,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统计,80家典型上市房企薪酬总量增速已经连续三年收窄,2020年人均薪酬首次出现下降,50分位值为18.3万元/年,高管薪酬同比下降5%。
房地产仍旧诱人,或许因为其薪资仍旧可观。资料显示,房企工资处于中上水平,甚至很多新兴公司都比不上。克而瑞统计显示,2020年46城房地产业( 不含销售中介、物业 )平均薪资达到1.4-1.5万元/月,相比46城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7倍。
但“大象”是否会有倒下的那一天,而谁又将被波及,没人说得准。本期小酒馆,我们跟几位朋友聊了聊从房企离职的故事,有的是因为公司陷入危机、变相裁员,不得不辞职;有的是公司要求“全员买房”、花样坑员工,愤而离职;有的则是因为公司出现区域大调整,分配到了“变态”领导,大受职场暴力而辞职……
行业风雨飘摇,身处其中的人或许也由不得自己。如果能顺利度过风雨,这或许仍旧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好工作。
必须购房,随意调岗
恒大爱不起
阿威丨26岁 前恒大员工
我在恒大连一年都没做完,就赶紧“溜了”。倒不是因为恒大公司近期频频爆出的问题,而是因为“骚操作”实在太多,比如员工必须购房,还要无条件接受调岗,我实在是“爱不起”。
我是2020年校招进入恒大的,当时进来的职位是管培生。管培生的职位听起来厉害,因为目标都是“培养公司未来leader”,恒大当时给出的晋升路线也是未来成为公司管理者。
但进去之后我却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首先我虽然是管培生,却必须做置业顾问,而且在哪里做置业顾问也由不得自己选择,碰上自己不想去的地区也不能拒绝。我也理解想成为管理者必须要了解、接触一线工作。但从入职到离职,接近一年的时间,我都是在不停地换地方做置业顾问,一点“管培”的东西都没涉及。
其次,我还在不停地轮岗。哪里需要哪里搬,去做一些基础、打杂的工作。这真的让我对这份工作产生了怀疑。
而今年1月开始的员工内购,则是我离开恒大的另一个导火索。当时恒大开启员工内购,价格有优惠,抢到好房源的话也能赚钱。但这件事并不是自愿的。中层以上员工都安排了一定金额的任务。普通员工虽然没有明说,但明里暗里总会暗示,所以我也认了一个筹,付出了10万元。
认筹相当于从公司手里购买一个购房名额,只要交10万元的认筹费,就可以优惠一点的价格买到公司的房子。当时公司给我们的说法是,如果认筹之后没实质买房,两周后可以退钱。等到我交了认筹金去选房的时候,好房源早就被定了,供我选择的都是一般房源,所以并没有买。
但没想到,我1月交的认筹,选房无果后,直到4月我都没收到退的认筹金。我问一线销售,对方的意思是,要退筹的话,估计一年都难,“现在公司没有钱,退筹领导也批不下来,转理财的话,到期就能退,最短的是七个月的周期,也就是到今年11月份就可以退出来。”
我没办法,听了销售一忽悠,就把10万元转买恒大理财产品。我的理财产品是走了正规流程的。公司统一将购买理财产品的人集中起来走的呈批,将认筹转理财的人放一份名单,接着地区公司营销总经理、董事长签字,再上到集团。
当时,我觉得这10万元应该能回来,理财产品的利率也不低,还能赚点钱。没想到,这才到9月,就看到恒大财富的员工群解散了,之前的同事都在维权。现在看来,11月份,我也拿不回这10万元。
但是还好,早在5月我就因为受不了种种烦心事辞职了。现在我也上岸了,不干地产了。
裸辞,离开工作6年的地产行业
玫瑰 | 27岁 前宝能员工
我从毕业就开始进房地产公司了,也算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了。但上一份工作,却让我决定和房地产行业诀别。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宝能文旅地产板块天津一家分公司的销售,负责跟旅行社的对接,他们是我们的分销商,给我们带客户,成交了给他们佣金。离开的原因也很简单,从近期宝能的新闻就能看得出来问题。流动性危机持续发酵,我们的工资也开始受到影响,人员流失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记忆中问题是从端午节开始浮出水面。因为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的底薪要拖一个月才能发放。而佣金则再也没有发过。不仅是员工的佣金,给客户的佣金也发不了。
这自然而然影响到我们的业务,因为没法给分销商结账,分销商就不帮忙带客户了,业务也就开展不下去。此前,我的业绩都挺好的。因为这种原因,我真的无法拓展到分销客户,以前的客户还天天找我要账。
一筹莫展之下,辞职成为了摆在我面前唯一的路。但“分手见人品”,辞职的时候我又经历了这个公司的“骚操作”。一是在我没提出辞职之前,领导要求我以业绩不达标的理由自离;二是这个公司根本没有裁员赔偿的说法,如果不自己离职,集团就要把你调离城市,如果三天不到( 新城市 )就算旷工,可以直接开除而不赔偿。我认真看了之前签的劳动合同,才发现上面写着“调城市无需通知乙方”。
其实,没出问题前,宝能的制度也很奇怪。我之前的公司都是“客户至上”的,而在宝能则是“领导至上”。比如有领导在公司群说话,而我当时正好需要申请出差,没有及时回应。公司的人就私信我说“你不懂事”,但明明我得申请、订票、跟客户一起飞,不然就会误事。我们出差,酒店报销都不能超过200元,我有时候想自己出钱住好点,就又有人说我“不节约”、“不可以住得比领导好”。
以前在其 他房企卖房,一般都会做些特惠房吸引客户,而宝能不行,没有什么制度来支持销售,只能说不够专业。
这次职业生涯也给我留下了阴影。工作不到一年,分公司直接解散了,我还是分公司最后一个走的。据说其他城市很多同事也面临一样的处境,离职的时候,工资也没发完。
我已经27岁了,裸辞离开地产行业,不想做销售了,更不想做地产了,虽然我不知道能做什么。现在,我还没找到新工作,但重新出发总是困难的,我只能继续努力、尝试。
看不到价值又学不到东西
焦虑过后选择裸辞
晏子 | 29岁 前华夏幸福员工
我当时是被房企的高收入和职业光鲜吸引,进入房地产行业的。
2018年我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进入了华夏幸福工作,当时拿到的是战略研究部门的offer,主要负责写各种战略分析报告。薪资是13K一个月,在同期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水平了。后来大概不到一年时间,公司还进行了一次薪资普调,涨到了16K每个月左右。
除了基础薪资,房企的奖金也是比较诱人的。我记得即使在公司业绩不太好的时候,我也拿到了20K左右的年终奖。
另外,这个工作也比较体面。我所在的战略研究部门,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学历背景都比较好。研究生很普遍,博士生也有,还有一些清华本硕博的同事。不仅仅是我,就连我父母当时都觉得,我能在这样一家企业里工作,是一件很优秀的事情。
但在这些光环背后,我却只感觉到“空”。
当时我负责写战略分析报告,大概内容就是买下一块地之后,这块区域未来要发展什么产业、应该怎么发展。但这个报告并不是你说清楚事实就可以,而是要写得非常好看。而且我在写报告的时候发现,不管是给区域做产业分析还是产业研究,我的同事或者领导,其实大家对这个产业都不了解,也不感兴趣,写的都是一些空洞但正确的废话。
“不实在”是我们对这些报告的统一看法。
同时,2018年底整个房地产行业走向下坡路。公司因为现金流吃紧,就将我所在的产业地产模块砍掉了,我那个清华博后的同事也离职了。我当时是觉得,自己刚刚入行,还是可以再沉淀沉淀,被调到住宅地产,也欣然接受了。但报告没有价值的问题依然存在。比如正常我们做分析,会研究市场的特性、产品的定位,或者受众喜好。但实际上没有这么专业,都是市场上哪个牌子、哪个风格的楼盘卖得好,我们就做哪个。
于是,我的职业迷茫感就更强了。同时,房企的企业文化也让我感到迷惑。比如华夏幸福有个很火的酒文化,还有就是领导来的时候,和你打招呼,你需要回复“好、好、非常好”等等。
我大学学的是企业管理组织和战略方向,就会更习惯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一家公司,甚至看待这个行业。我记得当时我们一起聊起了华夏幸福的商业模式,就觉得非常地不靠谱。因为住宅地产从买地到建房子再到卖房子,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商业模式。房企之所以在当时赚到钱,并不是因为其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精细化,只是恰好抓住了当时一个很大的市场需求、踩在了风口上而已。房企们的现状,其实也恰好说明了这一点。
后来,经历了长期“学不到东西、看不到价值”的折磨,大概一年半之后,我变得特别焦虑。有段时间我每天下班回到家,都会哭半个多小时,就是不想继续待在房企,可又没想好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那种很纠结的崩溃。
2020年初,疫情彻底令我崩溃,我就选择了裸辞。
但不得不说,这个行业真的很神奇,可以吸引国内外各种名校毕业生涌入。前几天在前同事的群里,我还看到大家在讨论说又有高校毕业生进来了,什么常青藤名校毕业生、清华硕士、哈佛毕业生等等。不过最后,大家都逃不过否定自己、选择离职的命运。
离开房地产,去考编
小图 | 25岁 前金茂员工
我在北京读的大学,学的是传播学专业,毕业后也没想着往家乡跑,就打算在北京从事对口工作。
去年春招期间,我基本都是往互联网大厂运营岗投简历,但都石沉大海,后期开始海投,倒是有一些反馈,但几轮筛下来,最后到我手中的只剩一个金茂营销管培生offer,也就是业内所称的“金彩生”。说是为了“选拔并培养具有高成就动机、极强抗压能力、致力于从一线销售岗位做起,并具备优秀营销操盘手潜质的应届生”,但我觉得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销售。
工资组成是底薪、补贴加提成,一开始谈的时候,HR给的回复是,一年工资最起码有十多万元,无上限。HR还提到,作为管培生,与其他社招的营销岗人员不一样,内部有适合“金彩生”的培养机制和晋升制度,工作后还可以轮岗云云。
但入职半年,我就想离开金茂。主要原因无外乎一点,所谓“金彩生”就是一个大饼计划,既没钱也没前途。说是为公司培养“高端地产营销人才”,但是无论是绩效考核还是薪资都是靠“业绩”说话,和普通销售无异。
我不能理解的是,这个“金彩生”一开始定位是为了“项目”,HR也提到会有机会转项目岗,但是半年过去一直就是“销售”。业绩计提说是佣金千分之二到四,但实际就是千分之二,业绩奖金比业内大部分销售都低。工资低,事还不少,周末节假日不存在,哪天早于晚上九点下班我都要说句“感谢上天”。
去年国庆假期,我就没歇过一天,连我家人来北京旅游,我也没能抽出一天时间陪他们好好游玩,只等晚上下班后才赶去见上一面。今年端午节前,我就发现身边同部门的“金彩生”人员流动很大,很多我认识的同事已经离职,我也开始想着我以后的去向。毕业工作一年,既没了考公方便的应届生身份,也没学会什么。
不过,那时候我突然醒悟过来,想起离职前同事一句,“金茂是个不错的公司,但是这个岗位真的不行,有机会还是快点离开吧。”在我再一次了解轮岗制度,领导也含糊其辞地时候,我毅然决然提出离职申请。
今年中旬办理好离职手续后,我就回了老家准备考编。最近房地产行业那么多公司爆出裁员后,我更坚定考编的决心,什么工作都比不上一份稳定的工作。
奇葩领导的谩骂
让我彻底与地产行业诀别
英子丨28岁 前TOP3房企员工
我刚毕业就来到了国内排名前三位的一家地产公司工作,工作五年,但大部分时间在一线做项目,条件艰苦、工作量大。
因业绩出色,2019年,我顺利调回区域。直到疫情爆发,情况完全变了。公司业务承压,面临架构调整,好不容易调回区域的我又需要工作变动。我们业务条线有30多号人,一时间不知道何去何从,有传言说可能就地裁员,或者调回省里。因为情况不明朗,好几个同事因此而提出辞职。
最后,留下的人被分配到各个项目组中,而我运气不好,被分到了一个县城的“老大难”项目中。因为项目存在问题,人手又不够,基本上招一个人走一个人。这还不算最糟糕的,我的直属领导简直就是一个奇葩。这位孟姓领导,只比我早几个月进公司,能如此快地升职,只是因为所负责的项目突然成为集团重点考核指标,再加上和总监非同寻常的关系,通过天天参加酒局、混人脉,完成区域每月KPI,成为区域总裁眼中的大红人。
刚开始共事的一个月中,我完全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我们经常讨论集团下发的任务,头脑风暴。她也对我非常热情,工作上给我画大饼,让我好好干,之后可以让我升职等。生活中,跟我倾诉家庭、婚姻种种困难。
但因为我的一次失误,她本性毕露。我用她的邮箱给集团报送的数据出现失误,集团反馈报表信息不全,漏掉基础信息。早晨她电话打过来,隔着电话我能感觉到,她在跳起脚骂我。“我出差喝酒喝到凌晨,还要处理你的破事,你到底想不想干了?”
后来,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艰难。PPT没有背景图和图表被骂;加班汇总信息晚了几分钟,她说我工作不积极主动;流程交给人力,我没有追踪人力流程具体到哪位领导,被骂;工作群撤回信息,被骂;微信发消息表达没有达到她的标准,被斥责;重要会议送资料,送完离开没有旁听,被大声呵斥......就连身体不舒服,请假都被她说工作不负责。她就像一个易燃易爆炸的煤气罐,随时随地因为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破口大骂。
因为长期生活在不被认可、被指责的职场环境中,我的精神状态高度紧张,每天都感觉快要承受不住了,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极大的怀疑。后来我得知其他两个女生也是如此,一位因为被谩骂身体出现问题,另一位则默默忍受职场暴力。
那段时间,我不但工作遇到困难,婚姻状况也不佳,多种因素叠加起来,我整个人都抑郁了。晚上失眠、偷偷哭泣,早晨工作满面愁容,提不起精神。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都快不认识了。
最终,我下决心向人力提出辞呈。辞职后,她接着打击我说,像我这么不负责的人,去其他公司也无法胜任工作。我头也不回地就走了。离职后,我抑郁了很久,也自学了很多心理知识,我一边分享我的亲身经历,一边想帮助更多的人脱离抑郁苦海,我做起了线上付费心理咨询。
*题图来自于视觉中国。 文中阿威、英子、玫瑰、晏子、小图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燃次元”(ID:chaintruth),作者:燃财经工作室